深耕三十载 情洒万顷田

——记垦区第四届 “感动北大荒” 人物获得者郑桂萍

期次:第290期    作者:闯垒,闻世宇   查看:159




  2016 年 8 月 21 日 《黑龙江日报》 一版刊发了 《科技创新鼓风帆,“智慧农垦”破浪行》 的报道。文中提到:八五三农场第四管理区水稻科技园区采用了“旱平垄作双侧双深”高效栽培新模式,“长势明显好于其它地块”。此高效栽培新模式的发明者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郑桂萍。
  今年 56 岁的郑桂萍是八一农大农学院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她与丈夫李金峰共同开创了八一农大的水稻科研事业,潜心钻研 30 年,特别是在丈夫因公殉职后,她毅然肩负起重任,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连同对丈夫的无尽怀念,倾注于水稻科研事业,收获了累累硕果,为垦区的水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黑龙江垦区科技创新标兵”和“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夫妻创业奠定水稻科研基石


      1980年秋,出身农民家庭的郑桂萍考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八一农大附中任生物课教师,并与同窗4年留校任教的李金峰结为夫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郑桂萍刚毕业的那两年,垦区开始大规模发展水稻生产,水稻科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而当时八一农大在水稻研究方面还基本上处于空白。李金峰看准了这个机遇,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启动了水稻科研工作。1986年初,郑桂萍被调回农学系任教,正式开启了她的水稻科研事业。
  郑桂萍讲授的课程是 《植物生理学》,因此她从植物的生物原理及生物化学的角度探究水稻的生长机理,在微观世界寻找水稻高产的秘密。李金峰专注于水稻栽培模式的研究,更注重水稻群体的生长过程。夫妻二人一个“微观”、一个“宏观”,在研究方向上优势互补,分工细致,合作紧密。李金峰经常下农场,负责垦区试验基地建设和成果推广,郑桂萍则驻守在校园,带领助手和学生开展校区试验基地建设和实验室研究工作。两人一唱一和,彷佛开了个“夫妻店”,把水稻科研搞得如火如荼。学生和同事们由衷地称赞他们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工作上的最佳搭档”。
  夫妻二人相扶持,科研教学两不误,但创业的道路充满艰辛。由于忙于工作,郑桂萍经常把年幼的女儿独自锁在家中,或带到田间地头。成年后的女儿李凌寒回忆起母亲当年在田里忙碌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的郑桂萍,一身迷彩服,带着大草帽,穿着不透风的雨靴,头顶烈日,在水田中拔草、打药……这哪里是大学教师?更像个农民!由于常在冰冷的水田中行走,郑桂萍落下了风湿和骨关节疼痛,影响至今。
  一分耕耘换来一分收获。在郑桂萍和李金峰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水稻科研基地建起来了,实验室建设也步入正轨,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水稻研究中心。自中心成立以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成功培育了垦鉴稻 5 号、垦鉴稻 10 号、垦粳 5 号、垦粳 6 号等系列水稻新品种,研发出水稻可溶性育苗专用肥并成功转化,十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黑龙江省和农垦总局的表彰奖励。


刚强坚毅担起丈夫未竟事业


      2006 年 8 月,李金峰在从农场科研基地返回学校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没有压垮郑桂萍瘦弱的肩膀,很快她就从悲痛中站立起来,更加忘我地投到工作之中。她的同事郭晓红说,“李老师活着的时候郑老师就不爱逛街,但是偶尔邀约还能成行。李老师去世后,郑老师忙得根本没有时间逛街了,衣服的新旧、头发的款式根本顾不得了。”
  郑桂萍全部接过了李金峰的工作,担起学校水稻中心主任、总局水稻耕作学科带头人等重担,既要在学校内组织水稻科研工作,又要奔走于垦区各地开展调查研究和技术服务。不出差的日子里,她每天早早起床,到校内的各个实验点走走看看,风雨不误。对于实验进展她了熟于心,有时问起,同事和学生说的还没她说的详细、准确。看完试验点,她就开始查资料,写论文。有时下午还要再去实验点走一遍。
  作为垦区农业部水稻高产项目西部管理局的首席专家,郑桂萍每年要花大量的时间奔波于农场、农村的水稻田间和实验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测产验收,风风雨雨,从不懈怠。稻田边,园区里,技术培训班上,黑龙江省凡是种植水稻的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2012年的一天下午,郑桂萍到地方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当天的风很大,身材瘦弱的郑桂萍被大风吹得失去平衡,滑到田边的泥水里,鞋和裤腿都湿透了。年过半百的她即使在风中瑟瑟发抖,也不听随行人员的劝阻,坚持着把剩余的地号看完。当天返回到家中,已是凌晨。同行的研究生至今仍记得导师当时说的话:“风一吹就干了,看地要紧。”
  在郑桂萍的心中,农民的事儿永远是大事儿。在农民眼中,郑桂萍从来没有教授架子。她穿着朴素,说话随和,实实在在。郑桂萍患有低血压,每次下田与农民交流,站累了就蹲着,起身又头晕,就这样她也会跟农民唠上大半天,每次都能帮助农户解决一些实际生产中的难题。
  一次她在农场地头跟稻农聊天,了解到这个地区的水稻遭了虫害,稻农十分焦急,问郑桂萍该怎样解决。郑桂萍不仅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还专门请校内专搞病虫害防治的专家来到农场给稻农们讲解应对方法,水稻虫害的危机解除了,稻农们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走出去,农民缺什么她知道;农民的经验,她也学了回来。2008 年,她去肇源农场,那里的水田是盐碱地,返碱情况严重,传统的给土拌酸不适合大面积实施,当地的农民研究出了土面铺沙的办法来隔离碱层,效果极好。郑桂萍兴奋地把这个方法传达给了水稻中心的同事们,并鼓励同事和学生,一定要多向生产一线的人学习,他们的经验是科研人员取之不竭的源泉。
  十年来,郑桂萍带领水稻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获得了 18 项科研成果,其中“水稻保护性耕作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的开发与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包括“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8项省部、厅局级奖励;在黑龙江垦区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达 18 项,其中 9 个水稻新品种和 5 项新技术在垦区和地方推广面积达 600 万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5亿元;先后指导18个农场的水稻高产创建,举办农技培训 1000 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8万余人次。


创新模式酝酿栽培技术变革


      传统稻作模式作业环节多、破坏土壤结构、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郑桂萍团队研究的重点。从 2002 年开始,郑桂萍带领团队在850 农场开展水稻“垄作摆栽”技术研究,一做
就是三年,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配套插秧机具等限制因素,该技术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2003 年至 2010 年,他们又开展了“水田带状旋耕节水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样由于气候和插秧作业效率等问题,未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长期搅浆平地造成的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以及前期地温低、水资源浪费、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初,郑桂萍与 859 农场合作,结合国家农业生产“三减一控”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栽培技术新体系。
  这项新技术将水田常用的水整搅浆平地变为秋季旱整地旱起垄,由全层施肥变为垄上苗带双侧双深分类施肥,由平作均行机插变为垄上双行机插,免除搅浆平地环节,节省了泡田用水,最大限度保留了土壤团粒结构,还可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施用。郑桂萍还与859农场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出配套的农机具,为这项技术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满足了农场和农户对水稻优质、高效的需要。
  2015 年,该技术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两节约、两提高”,即全年节约用水达15%,节约生产成本 5%左右,氮肥的农学利用率提高 15%以上,2015 年水稻实测产量提高5.1%。2016年,该技术在20余个农场得到推广应用,被媒体誉为“现有水稻耕作栽培模式的重大变革”。


春风化雨收获满园桃李芬芳


      高校的农业科研工作者跟科研院所的同行们相比,多了一份教书育人的责任。可以想象,科研任务繁重的郑桂萍承受的压力有多么大。但是她不把这种压力看作负担,把每个学生都当孩子对待,引领他们走入科学的殿堂,用爱抚育他们成长。在郑桂萍心中,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与传授给他们知识同样重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郑桂萍教给学生们的行为准则。水稻中心每年从农学专业大三年级的学生中选拔有意从事水稻方向的学生进入水稻组,跟随老师们一起做实验。她对学生既严厉又体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总要反复审查,直到满意才能通过,因此她指导的学生毕业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常常陪着学生做实验,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总能看到她与学生们一起忙碌的身影。有时学生吃不上饭,她就把学生带到家里,亲手给他们做饭。
  这些学生在郑桂萍的严格指导下飞速进步,动手实践能力、科学钻研精神、严谨务实态度得以成长。她指导的研究生刚毕业即被农场破格录用为科技科科长,参与她课题的本科生成为人才招聘会上农场争抢的对象。“郑桂萍的学生”像一个标签,成为她教书育人三十年的最好肯定。
  1988 级农学专业的赵莉在回忆她的班主任郑桂萍老师时深情地说:“那时,我还没有体会到郑老师一个人带着幼小的孩子既忙教学又忙科研的艰辛。多年以后,我也为人妻、为人母,在科研战线上潜心钻研,经历了和郑老师当年同样的过程后才真正体会到她的不易。”
  1992年的端午节,赵莉吃到了此生无法超越的美味——郑桂萍老师亲手包的肉粽子。多年后的聚会上,赵莉的丈夫不无感慨的对郑桂萍说:“赵莉跟我说起大学时您包的粽子好吃,我就认为她爱吃肉粽,出差的地方有我就买回来,可是每次她吃一口就说不好吃。后来我才想明白,她不是喜欢吃肉粽子,她怀念的是那浓浓的师生情啊。”
  垦区第四届“感动北大荒”人物评选活动开展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官方微信平台上刊发了郑桂萍老师的感人事迹,推送信息下面的留言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她的学生罗晓菊说:“看到郑老师的视频,眼泪一直止不住。有幸跟随郑老师做了一年半的实验,终生受益。虽然没有从事农业工作,但她对我的影响一直都在。从来不记得跟郑老师工作有多辛苦,只记得我们课题组三个人把老师家的大米和地里的茄子都吃光,只记得元旦时去老师家吃李老师做的满满一桌子好菜。她是我遇到的最棒的老师。三十年默默耕耘已让她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小鱼”说:“郑老师的艰辛与磨难,虽不能感同身受,但对她也是发自内心地心疼与敬佩!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愿老师一直健康!”更多网友的评论则是:“称职的老师,有为的育种家!”“变化的是年轮,不变的是对工作的执著!”“郑老师多年奔波在教学科研推广工作中,不辞劳苦,一心农业,硕果累累,谦虚奋进,不忘初心,当之无愧!”……整整三十年,躬身科研和教育事业,当年风华正茂的郑桂萍如今已年近花甲,她对北大荒的热爱和将一生奉献给水稻科研的决心,却不曾有丝毫改变。郑桂萍对工作的执着深深地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守望着心爱的稻田,守望着丈夫的事业,守望着师者的灵魂。她的精神融汇了北大荒人的品质,融入了北大荒的土地。今年是李金峰逝世十周年,即使是在丈夫的祭日,郑桂萍依旧忙碌在田间。徐徐微风掀起稻浪沙沙作响,是诉说,是思念,是心底的誓言,护送着郑桂萍迈向稻田深处,一路向前。


  (记者:闯垒 闻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