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虚拟实践让学生练出真本事

期次:第295期    作者:石莉莉   查看:116


大学生在VBSE综合实训平台上成长成才

  
教师在实验室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学生在航天育种基地参与科技创新试验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校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着力解决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
  2014 年,学校与用友新道公司合作,打造了总面积 689 平米的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自此,学校将虚拟实践引入教学过程,并做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体验真职场


      VBSE 平台通过对制造企业、供应商、客户、银行、税务、政务大厅、会计事务所等商业社会环境的模拟,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境,能够让学生感知企业运作原理和规律、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多纬度体验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及其与企业外围相关经济组织与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关联。学生通过 18 个不同岗位的角色扮演,学会基于岗位的基本业务处理,体验基于基本业务的岗位决策,让课堂变成职场、让上课变成上班。
  VBSE综合实训课程实现了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创新。首先,它建立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崭新的校内综合实习模式;其次,实现了教学组织的创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按照市场规律、企业经营规律为行为导向,既是学习者又是经营者、组织者,老师起到策划内容、设立场景、过程监控、点拨答疑、配置资源、能力评估的作用,两条教学主线相互配合推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建设培养复合性实用型人才新课程体系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后,实现了教学评估内容和方法创新,学生考核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同、过程管理上,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实时、数据挖掘、知识积累的能力。同时,建立和培养一支懂理论、懂技术、会应用的实验教师队伍。“虚拟实训的优势还不仅于此”,VBSE 课程主讲教师之一、财务管理系系主任张国富老师表示,“它最大的特点是跨专业,也就是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验商业运作中不同环节、不同岗位的要求和流程,这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实际商业运作,在毕业后更加适应现实的商业工作环境要求”。
  自 VBSE 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设以来,学校实践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水平、财务核算能力、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决策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显著加强。我校也因在商科实践教学的突出表现,在2016年获得了“新道商科实践教学全国示范建设奖”。

在竞赛中磨练真技能


      为突出实践教学效果,学校以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科竞赛相融合,将实践教学变成对抗竞争性的赛场,将赛场变成风云变幻的职场,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指的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以任务方式呈现,通过技能竞赛的形式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赛,弥补实践能力缺乏的短板,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进而将专业技能的提高迁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赛促学”就是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去参赛,通过参赛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在以赛双促的过程中,虚拟实践教学也有着重要的位置。2016 级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山从本科学习阶段开始就曾参加多个专业竞赛赛事,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张山看来,VBSE完备的虚拟商业环境,给参加专业竞赛的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程度地模拟了真实的竞赛气氛,提高了自己的竞赛水平。通过任务导向型的“竞赛+教学”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两年,学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47 个,获得奖项 277 个,参与学生 9775 人次。其中,学生通过 VBSE 实践平台进行训练并参赛获奖:在第十一届“用友新道杯”大学生创业经营沙盘大赛中分别获得团队一等奖和二等奖佳绩;连续两年获得“用友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福思特杯”黑龙江大学生会计手工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在“中华会计网校杯”第六届全国校园财会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2016“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东北区)团体三等奖。

用创新促进学生真创业


       2015 级会计学专业学生王耀东暑假期间正忙着营业执照,一方面是出于自己主持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茶艺沙龙”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心中的创业梦想落地。而他的创业想法的起点,正是源于 VBSE 实验室。
  “我参加过几次 ‘网中网’ 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在VBSE实验室进行实训过程中,我接触到了现实中商业项目涉及到的几乎所有流程。在我的大创项目成功立项并进入到实施过程中时,我发现自己对开办具体商业项目的各个环节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在经营场地设置、执照办理、税务申报等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困难”,王耀东说道。
  近年,我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加大对大学生“双创”的指导力度,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大学生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新浪潮。
  2012 年开始启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截止目前立项708项,其中国家级96项,省级 221 项,校级 381 项;参与学生 4300 余人,覆盖了我校全部47个本科专业。在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2个项目获国家铜奖,省金奖,3 个省二等奖,两个团队获得四万元的奖励基金。其中,创业团队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非常突出,以获得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金奖《北纬 45°水蜜桃大田栽培与盆栽营销》 项目为例,其中就融合了会计学、农学、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指导教师也具备多学科背景。这种融合不仅表现了创新创业工作的本质要求,也体现出虚拟仿真实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巨大支撑力。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质与形式都发生着巨大改变,信息技术对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商业虚拟仿真实训只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类似的实训实验室和实训环节,农学院依托“航天育种基地”和“创新创业训练园”,指导学生团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实践训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工程学院通过学生专业创新社团引导大学生进入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开展实践创新活动;食品学院利用食品中试车间设备和生产条件,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生产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近几年,学校建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8个;建成校外实习基地 152 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 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 个。依托这些示范中心和基地,学校在多个学科、专业领域都迈开了实践教学的改革步伐,实践教学成果颇丰。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责,而培养出的人才必将要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接受现实环境的磨练。虚拟不是虚幻,仿真是最大的认真。于立河副校长说:“虚拟仿真实训就是尽量缩短大学生与现实岗位之间的距离,紧密衔接学校与社会间的最后一公里,从而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练就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本事。”
  

(石莉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