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推动“内涵式发展”

期次:第299期       查看:253

 



  一、学校基本情况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建于1958 年 7月,为满足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需要,时任农垦部部长主持创建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并亲自兼任校长。我校在黑龙江省东部的偏远农村办学 45 年。为解除办学区位劣势所造成的师资超常流失、生源明显不足、学校办社会负担日益沉重等生存危机,我校抢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于2003年10月整体迁建至大庆市。
  从建校初期八年的艰苦创业、宏基初奠,到“文革”十年的撤销复办、逆境求存,再到新时期的改革奋进、顽强发展,以至以迁校为标志的毅然崛起、开创新局,经过 59 年的发展建设,我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 821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 39.3%,拥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3人、省级教学名师 4 人、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4人。
  我校现设有 47 个本科专业,涉及 7 个学科门类,其中授予农学学位专业占 21.28%、授予工学学位专业占 44.68%、授予管理学学位 专 业 占 17.02%、授 予 理 学 学 位 专 业 占8.51%,涉农专业占 76.6%;建有 2 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6 个二级博士点,8 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9个二级硕士点,建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 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我校又申请新增3个一级博士点、2个一级硕士点,目前已通过省学位办审核。建校以来,我校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毕业生 13 万余人。多年来,黑龙江垦区 50%以上的场处级领导干部和绝大多数科技骨干均出自我校,学校也因此赢得了“垦区黄埔”之赞誉。
  我校现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及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 10 个、7 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7 个、大庆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10 个。此外,我校还与大庆市政府、牡丹江市政府分别共建了“设施农业研究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
  建校以来,我校共取得科研成果 1200 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38项,“十二五”以来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 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校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 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我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目前已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波兰、韩国、日本、印度等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20 所高校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由于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省份,又长期在偏远农村办学,办学基础较为薄弱,办学积累较为缓慢,始终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人才队伍提升乏力等现实困难,但在几代八一农大人的不懈努力下,建校 59 年来,我校走出了一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创业之路,特别是迁校至今的 14 年,我校始终保持着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聚焦“五个度”,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2005 年 12 月,我校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此后,我校重点围绕评估专家组提出的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和专业建设、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推进整改。为贯彻落实国家“高教三十条”,2013年我校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围绕教育教学理念、育人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4个专题,组织研讨活动 300 余场次,查摆出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10个方面共计86条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在巩固教学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合理确定培养目标。我校创办之初即开展本科教育,主要是为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管理和技术人才,由此奠定了我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我校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 2014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有 13 个专业定位为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在今年新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我校现有 47 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均调整为“复合应用型”。这个调整的基本涵义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坚持“应用型”,其次是突出“高素质”。我们认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我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定位,符合经济社会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国家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导向,最终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2.筑牢教学中心地位。我校坚持正确把握和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 承 与 创 新 的 关 系,将“育人为本”列为核心办学理念之首,旗帜鲜明地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等学校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以及年度党委工作要点、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中,都始终将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教育教学摆在最突出的位置。近三年,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研究教学工作 27 次,涉及教学建设、改革与管理相关议题 49 项。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参与新学期教学检查,为新教师作岗前培训报告,经常深入师生和教学一线开展调研,面对面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李佐同书记亲自上讲台开展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引领和推动教师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其他班子成员立足分管工作,全力保障、服务和促进教学工作开展。职能部门和后勤保障单位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意识也在持续增强。全校上下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天候育人的工作格局和浓厚氛围。
  我校高度重视审核评估工作,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任主任的评建办公室,认真贯彻审核评估指导思想,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深入反思和大力整改。为推动评建工作深入开展,我校聘请省内外 45 位专家,分两个批次对 40 个专业进行了“把脉”“诊断”。通过以评促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着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必须树立向改革要质量的意识。近些年来,我校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推进教学综合改革。
  一是积极实施按类招生和分方向培养。目前大类招生已涵盖15个专业,在14个专业设置了 32 个培养方向;二是探索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在 3 个专业分别开设了创新人才培养班,目前已有 180 名学生进入创新班学习;三是着力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先后有 5 个专业纳入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 7 个专业纳入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是广泛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目前已有 30 个专业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校企协同育人和订单式培养。我校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合作,连续 7 年举办垦区基层管理干部培养班,累计定向培养和输送学员314名,截至目前,已有77名学员走上农场中层管理岗位。2012 年,我校与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联合申办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唯一开设该专业的农业大学;五是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我校是黑龙江省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已设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698 项,其中国家级 96 项、省级 221 项,参与学生 3634人,覆盖全部本科专业。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7项,省部级奖励317项。最近,10月 29 日,我校学生又在全国大学生第二届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 1 个单项特等奖和 1 个单项二等奖;六是以推动研究性教学改革为牵动促进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改革。截至目前,共有 212 门课程、316 个班次实行了研究性教学,立项相关省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42项,发表相关教研论文82篇。此外,我校在基础课、思政课、体育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上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七是注重科研促进教学。近些年来,随着我校学科的发展和科研平台更趋完善,我校注重引导教师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促进教学内容更新,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近三年,共有 500 余个科研项目吸纳本科生进入团队和实验室。通过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4.切实加大教学保障。我校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来抓,通过加大外引内培力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发展与服务等举措,使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数量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与“十一五”末相比,学校专任教师总量由738 人增至 821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由15.4%提升至 39.3%,海外经历累计 1 年以上教师占比由1.4%提升至15.5%,高级职称教师比例由42.2%提升至53.2%。
  我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博士科研启动计划、校内培育课题资助计划、青年创新人才项目等,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支持,近三年共投入专项经费 800 余万元。自 2016 年起,我校启动实施“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计划”,目前已在垦区 4 个农场建立了青年教师实践基地,组织了4批次共146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锻炼,在增强青年教师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意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我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撤销专业 2 个,新增专业 6 个。着力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现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省级重点专业 9 个。“十二五”期间,我校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完成 15 个实验室的升级改造,重点建设了 VBSE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现代化大农业虚拟仿真实验室,目前我校已建有 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 1 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3个。
  近年来,在学费收入逐年下降、人员经费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我校始终坚持教学优先投入原则,确保将有限的资金花在教学这个“刀刃”上,教学经费支出稳步增长,保障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多方争取资金投入教学建设,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相继获得了省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项目、农业部体育场馆改造项目、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目前这些项目正在推进之中,完成后我校教学基本条件将更加完善。
  5.本科教学成效显著。近三年,我校本科生毕业率和学位获得率均保持在 95%以上。2017 届毕业生考研率为 15.17%,其中考取“985”院校的占 5.5%,考取“211”院校的占31.93%;班级考研率最高为 65.71%。最近的调查显示,在校学生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 92%,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7.34%。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2015 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50 强”。2014-2016 年毕业生质量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表现的满意度分别为 92.74%、91.32%、92.85%。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不断提高,也直接反映在招生工作上。近三年,我校本科二批一志愿录取率稳定在 47%以上,总体报到率稳定在 97%以上。省内本科二批 A 段理工类录取平均分高于省控线 60 分以上,文史类高于50分以上。2017年省外招生均为线上录取。


三、特色项目


      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在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培育和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我校将“传承北大荒精神、培养现代农业人才”作为特色项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
  其一,传承北大荒精神是我校长期形成的办学传统。建校至今,我校始终是黑龙江垦区的重要组成,几代教职工始终是奋斗在科教战线上的北大荒人。1998 年,时任省委副书记杨光洪在我校 40 周年校庆大会上说:“八一农大师生员工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勤奋工作,表现了崇高的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你们这种精神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是当之无愧的北大荒人。今天我们弘扬北大荒精神,也要弘扬你们这种八一农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在我校迁建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加集中的展现,时任省委副书记刘东辉在迁校庆祝大会上说:“北大荒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相互交融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这是八一农大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我省的一笔宝贵财富。”作为“垦区自己的大学”,作为北大荒精神的创造者和践行者,我校一直将北大荒精神作为办学治校的灵魂,北大荒精神已深深融入学校文化以及校风、教风、学风之中。
  其二,传承北大荒精神是我校办学育人的自觉追求。作为地方农业大学,我们深知,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力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保持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要真正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办学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人才,也必须将我们所拥有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作为宝贵的育人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道,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迁校前,我校位于垦区腹地的农场群中,师生员工对北大荒精神有着天然的历史认同感和深刻的现实体验。迁校后,虽然办学环境和办学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我校的办学传统非但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在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上更加自觉。令人最感欣慰和自豪的是,社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认可度很高;我校毕业生在谈及大学生活时,也经常会感念学校和老师曾经给予他们的精神教育,无论他们工作在什么地方,都对母校、对北大荒怀有深挚的感情。
  今年 2 月,时任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我校办学精神和办学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黑龙江省委对我校办学育人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巨大鞭策。


四、发展与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的两次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和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为重、以服务垦区和大庆为先的办学定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标志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综合性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深化综合改革和推进开放办学为驱动,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继续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着力打造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着力提高内涵建设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为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以及垦区改革发展、大庆转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校将着力落实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五大工程。其中“本科专业质量提升工程”包含4项主要计划:一是协同育人增进计划,即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建立多元化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全流程、全要素协同育人机制,力争覆盖涉农专业70%以上;二是主干课程打造计划,即分批次建设主干课程 150 门,统筹推动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完善课程建设责任制度和评价激励机制;三是实践教学强化计划,即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标准,确保实践学分,确保经费投入,完善实践条件,推动基础教学实验室整合升级,建立稳定的校外综合实践基地3-5个;四是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即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积极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积极引进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2-3个。
  相信借助审核评估的强劲东风,“十三五”期间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一定会登上新的台阶!
D